2025-01-19
来自:安徽中鸿盛鑫
BOG(蒸发气)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热量的引入,导致低温液体(如LNG、LPG等)蒸发。此外,储运过程中的压力变化、操作不当等因素也会促进BOG的产生。为了减少BOG的产生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优化储存设备
提高保温性能
选择优质保温材料:在LNG储罐的建造中,选用聚氨酯泡沫、珍珠岩等高效保温材料。这些材料的导热系数低,可以有效阻止外部热量进入罐体,减少LNG的蒸发,从而减少BOG的产生。
增加保温层厚度:适当增加储罐保温层厚度,可以进一步提高保温效果。例如,对于大型LNG储罐,将保温层厚度由常规的200mm增加到250mm,可以显著减少传入储罐的热量,从而降低BOG生成率。
改进密封结构
使用高性能密封材料:在储罐的进出管道、阀门、人孔等处采用氟橡胶、硅橡胶等高性能密封材料。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低温、耐老化性能,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可靠的密封效果,防止低温液体和外界空气的泄漏进入储罐,从而减少BOG的生成。
密封结构的定期检查和维护:建立完善的密封结构检查和维护制度,定期对储罐的密封部位进行检查。例如每月对阀门密封处进行目视检查,每季度对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漏。一旦发现密封件老化、损坏、密封不严等问题,应及时更换或修复,确保密封结构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,有效减少BOG的产生。
改善运输环节
加强运输设备保温
升级LNG运输船保温:在LNG运输船货舱外部增加一层高性能保温材料,如气凝胶毡。气凝胶毡导热系数极低,柔韧性好,能有效包裹货舱,减少外界热量的引入。同时优化货舱支撑结构和管道连接部位,采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,减少传热路径,进一步减少BOG的产生。
提高LNG槽车保温性能:对于LNG槽车,采用质量更好、厚度更大的保温材料,如聚氨酯夹芯板,将槽车罐体完全包裹。同时加强槽车罐体的密封处理,采用先进的密封技术和材料,确保运输过程中罐体处于良好的密封状态,防止外界空气进入罐体内部,降低空气与低温LNG接触带来的风险。蒸发,从而减少BOG的生成量。
优化运输作业流程
合理安排运输计划:根据LNG需求量和运输距离合理安排运输计划,尽量选择夜间、清晨等气温较低的时段运输,减少外界环境热量对运输设备中LNG的影响,降低BOG的生成速率。同时应优化运输路线,避免运输途中长时间等待或拥堵,减少LNG在运输设备中的停留时间,从而减少BOG的生成量。
规范装卸作业:制定严格的LNG装卸作业规程,要求操作人员在装卸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。装卸前应对运输设备和装卸设施进行全面检查,确保设备运行良好、密封性能可靠。装卸过程中应控制装卸速度,避免因装卸速度过快造成运输设备内LNG剧烈晃动,增加LNG与外界的热交换,从而促进BOG的生成。同时加强装卸现场管理,确保装卸过程中不发生泄漏,减少因LNG泄漏导致的BOG的生成。
精准控制储存条件
稳定储存压力
安装压力控制系统:在LNG储罐上安装先进的压力控制系统,该系统由压力传感器、控制器和调节阀组成。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罐内压力变化,并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控制器,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压力范围对压力信号进行分析处理,然后发出控制指令,调节储罐进、出口阀门的开度,从而实现对储罐内压力的精准控制。例如,当储罐内压力上升到接近预设的上限时,控制器发出指令,逐步打开储罐气相出口阀门,排出储罐内过剩气体,使储罐内压力降至正常范围内。这样,储罐内压力得到有效稳定,减少因压力波动引起的LNG蒸发,从而减少BOG的产生。
压力控制设备定期维护:建立完善的压力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制度,定期对压力传感器、控制器、调节阀等设备进行检查、校准和保养。如对压力传感器每季度进行一次校准,确保其测量精度准确可靠;对控制器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,清理内部灰尘、检查电子元件工作状态,确保控制器正常工作;对调节阀每月进行一次外观检查,检查阀门的密封性能、动作灵活性等。如有问题,应及时修理或更换。压力控制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,确保压力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运行,从而有效稳定储罐内压力,减少BOG的生成。
控制储罐温度
采用温度调节系统:在LNG储罐内设置温度调节系统,主要由制冷设备、加热设备、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组成。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储罐内LNG的温度变化,并将温度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。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温度范围对温度信号进行分析处理,然后发出控制指令,启动制冷设备或加热设备,调节储罐内LNG的温度。例如,当储罐内LNG的温度升至接近预设的上限时,控制系统发出指令,启动制冷设备,通过制冷循环除去储罐内多余的热量,使LNG的温度降至正常范围内;当储罐内LNG的温度降到接近预设的下限时,控制系统发出指令,启动加热设备,对罐内LNG进行加热,使温度升至正常范围内。通过采用温度调节系统,有效控制储罐内LNG的温度,减少因温度波动引起的LNG蒸发,从而减少BOG的产生。
利用冷能回收系统:在LNG接收站或相关企业设置冷能回收系统,该系统可以回收利用LNG在储存气化过程中释放的冷能,从而间接控制LNG的储存温度,减少BOG的产生。冷能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将LNG储罐内的低温LNG通过管道输送到冷能利用设备,如低温冷库、空分设备等,在这些设备中,低温LNG与需要冷却的物质进行热交换,将自身的冷能传递给对方,使对方的温度降低,从而实现冷能的利用。例如在低温冷库中,低温LNG通过蒸发器与冷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,使冷库内空气的温度降低,从而达到冷藏货物的目的。其次,热交换后的LNG温度升高,变为气态或气液混合状态,再通过管道输送回LNG储罐或气化装置进行后续处理。最后,冷能回收系统还配备相应的控制系统和监控设备,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,如温度、压力、流量等参数,并根据监测结果对系统进行自动调节和控制,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,实现冷能的高效回收利用。通过采用冷能回收系统,不仅能够有效回收LNG释放的冷能,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还可以间接控制LNG的储存温度,减少因温度升高而引起的LNG蒸发,从而减少BOG的产生量,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。
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
提高操作人员技能
开展专业技能培训:企业应定期组织参与BOG处理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。培训内容涵盖低温液体储运的基本原理、BOG产生的原因及机理、各类储运设备的操作方法及维护要点、BOG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操作控制等。例如,邀请行业专家授课,详细讲解LNG的物理化学性质、LNG储罐的结构及工作原理、BOG压缩机的操作规范及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等。同时,通过现场实际演示,让操作人员亲身体验设备的操作过程,熟悉设备各部件及操作按钮的功能,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技巧。此外,还可以组织模拟演练,设置各种工况及故障场景,让操作人员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应急处理及故障排除演练,从而提高操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问题的。能力。
鼓励操作工参加技能竞赛:企业应积极鼓励操作工参加各类行业技能竞赛。技能竞赛不仅是检验和展示操作工技能水平的平台,也为操作工提供了与同行业其他优秀选手交流学习的机会,开阔了操作工的视野,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操作方法,从而促进操作工自身技能水平的提高。例如,企业可以组织内部选拔活动,选拔技能水平较高的操作工代表企业参加行业技能竞赛。赛前对参赛选手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,帮助参赛选手熟悉比赛规则和流程,针对比赛项目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模拟演练,提高参赛选手的比赛水平和应对能力。同时,鼓励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积极与其他参赛选手交流学习,借鉴他人的长处和经验,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水平。比赛结束后,组织参赛选手进行经验分享、总结活动,将比赛期间的收获和经验与其他作业员分享,让更多作业员从中受益,共同提高企业整体作业员技能水平。
完善人员管理制度
建立严格的操作规范与流程:企业应依据国家相关标准、行业规范,结合自身实际生产情况,制定一套严格、详细、可操作的涉及BOG处理相关设备的操作规范与流程。操作规范与流程应涵盖设备日常巡检、开机、运行、停车、维护、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,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、操作方法、操作要求及注意事项等。如对LNG储罐的操作规范与流程应进行详细规定,在储罐日常巡检过程中,要检查储罐外观有无变形、腐蚀、裂纹等,检查储罐进出口管道、阀门等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,有无泄漏,检查储罐的安全附件,如安全阀、压力表、液位计等是否准确可靠,是否在有效期内;在储罐启动过程中,应明确规定需要按照安全附件按一定的顺序打开储罐进出口阀门,缓慢引入LNG液体,同时密切关注储罐压力、液位、温度等参数的变化,确保储罐在启动过程中安全稳定运行;在储罐运行过程中,应规定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储罐的各项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,如每小时记录一次储罐的压力、液位、温度等参数,每天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,判断储罐是否运行正常,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等;在储罐的停运过程中,应明确规定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关闭储罐的进出口阀门,并应将储罐内的LNG液体排空,同时对储罐进行吹扫、更换,确保罐内无残留的LNG液体和气体,然后关闭储罐所有阀门和电源,做好停罐记录等;在储罐的维护过程中,应规定需要定期对储罐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,如每年应对储罐进行全面的外观检查和无损检测,检查储罐主体结构有无损坏、变形,根据情况对储罐的进出口管道、阀门进行拆卸清洗、检查和维修,对储罐的安全附件进行校验、修理或更换;在储罐应急处理过程中,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,明确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生LNG泄漏、火灾、爆炸等突发事件时需要立即采取的应急措施,如立即停止相关设备运行,关闭储罐进出口阀门,启动应急救援设备,如消防泵、泡沫发生器、灭火器等用于灭火和抢险救援工作。同时及时向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,组织人员撤离疏散。通过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,为操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引和标准,确保操作人员在涉及BOG处理相关设备的操作过程中,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,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设备损坏、BOG泄漏等安全事故,从而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落实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:企业应建立完善的BOG处理作业操作人员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。绩效考核机制应根据作业人员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,制定科学合理、全面、客观、具有操作性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涵盖工作业绩、工作态度、工作能力等多个方面。其中,工作绩效指标主要包括作业人员在BOG处理相关工作中的任务完成情况、工作质量、工作效率、成本控制等内容。例如考核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完成BOG处理系统日常巡检任务,是否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,是否有效控制BOG的产生和排放,降低生产成本等。工作态度指标主要包括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、专业素养、团队协作精神、工作积极性、主动性等内容。例如,评估操作人员是否认真负责,是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操作规程,是否积极参加团队协作,是否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工作积极性等;工作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、技能操作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、学习能力、沟通协调能力等。例如,操作人员是否具备扎实的BOG处理相关专业知识,是否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维护方法,是否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,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,能不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与同事、上级做好沟通协作等。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,对操作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、客观、公正的评价,为奖惩机制的实施提供了准确的依据。奖惩机制应根据绩效考核结果,对绩效优秀的操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,对绩效较差的操作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。奖励措施可以包括物质奖励,如奖金、奖品、晋升工资等,也可以包括精神奖励,如荣誉证书、表彰会议、公开表彰等。例如,对绩效考核中工作业绩突出、工作态度认真负责、工作能力强的操作人员,公司可以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作为物质奖励,颁发荣誉证书,并在公司内部表彰会议上公开表彰,作为精神奖励,鼓励操作人员继续保持优异的工作业绩,同时也为其他操作人员树立榜样,促进公司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。惩罚措施可以包括批评教育、警告、罚款、降职、开除等。例如,对绩效考核中工作业绩不佳、工作态度马虎、工作能力不足,经过培训指导后没有明显改善的操作人员,公司可以先进行批评教育、警告,督促其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加以改进;操作人员受到批评、警告后仍不改正的,公司可根据其具体情况,给予罚款、降级等处分;操作人员行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者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,公司可依法予以辞退。通过实施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,激发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提高其责任感和职业素养,鼓励操作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,从而有效提高BOG处理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,确保公司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欢迎回来!
让我们谈谈!我们将为您提供完美的解决方案
我们是一家专业的设备制造商,提供清洁能源设备撬装及工程服务系统解决方案。